通向和平|80年后重走胜利之路
1942年5月,缅甸茅邦村,重伤在身的戴安澜将军留下了最后一声呐喊。为了抗日战争,为了理想和大义,他壮烈的一生定格在38岁,定格在距祖国只有百公里的他乡。
1942年5月,缅甸茅邦村,重伤在身的戴安澜将军留下了最后一声呐喊。为了抗日战争,为了理想和大义,他壮烈的一生定格在38岁,定格在距祖国只有百公里的他乡。
相较于中国战场十四年的胶着,日军在印度东北角的英帕尔地区,仅一次大规模攻势便彻底崩溃,甚至让幸存者终生畏惧那片土地。
从马赛繁忙的港口到圣保罗的金融大厦,再到墨西哥城的电信会议室,拥有阿拉伯血统的家族助力打造了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业帝国之一。
1944年3月,一支疲惫不堪的日军队伍摸黑爬出缅甸丛林。这群三个月前还趾高气扬的"精锐",此刻军装破烂如乞丐,士兵们个个瘦得肋骨凸现。他们望着前方英帕尔平原的万家灯火,却不知自己正踏入二战最荒诞的战场。